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文化强国理念引领未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探索教学新路径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25 点击数:

文化强国理念引领未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探索教学新路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我校公共课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4年9月24日上午成功举行了一次集体备课会。此次备课会以“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邀请了校长危道军、学校办公室主任廖启然参加,共同探讨了如何在思政课堂中融入文化强国建设理念,以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烈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

备课会在行政楼601会议室举行,由公共课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悦主持。马院长对本次备课会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文化强国建设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以及思政课在传承文化、塑造价值观中的关键作用。她指出,思政课教师应成为文化强国理念的传播者和实践者,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让文化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

备课会上,与会教师首先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了文化强国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后,教师们围绕“文化强国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策略”、“如何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多位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践经验,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历史文化场景,组织学生参与地方文化调研项目等,这些创新做法赢得了广泛好评。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教学示范课和教学资源展示,教师们通过现场观摩和交流,进一步拓宽了教学思路,提升了教学技能。王晨曦老师就本次“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进行了思政课说课。她认为,思政课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在思政课堂中融入文化强国建设理念,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校办主任廖启也受邀发言,他从宏观视角分析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内涵与要求,对如何将这些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提出了宝贵建议。鼓励教师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框架,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校长危道军对本次备课会进行了总结。危校长指出,文化强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我校师生应共同努力,将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政课程体系。

此次思政备课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也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理念融入思政课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校将继续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路径,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强烈文化自信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为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图:梁慧   文:路阔  审核:马悦